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近日下發的一則通知,將近期開發商捂盤惜售、人為制造房源緊張的諸多手法一一曝光。
《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成為近期樓市密集調控期內又一大關注點。
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研究總監張大偉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繼國土部后,住建部也出臺了有關樓市新政策的細節,預計其他部委也會盡快出臺關于樓市調控的細則。
去年9月中旬,住建部也曾下發類似文件。對于時隔半年后再次發文,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對本報記者表示,監管房地產市場的相關規定原本就有,但在實際運行中一直存在不規范的現象,現在是到了下決定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了。
《通知》中要求,今后未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
據張大偉所在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統計,北京目前有95%的樓盤都有開盤前排號的現象。
為了讓開發商加快推盤,住建部要求對尚未開盤的商品住房項目,要責成房地產開發企業限期公開銷售;合理確定商品住房項目預售許可的最低規模,預售許可的最低規模不得小于棟,不得分層、分單元辦理預售許可。此外,對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要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及每套房屋價格。
張大偉認為,預售許可最低規模不小于“棟”的規定,北京60%以上的商品房開盤將受到影響,這部分項目都是以單元為開盤單位,甚至部分項目一次只開盤數十套房源,而且以棟為單位將使得一些開發商提前售出不好的戶型及朝向的銷售策略難以持續。
“這減少了開發商單個項目的總銷售時間,有利于增加供應,減少開發商漲價的機會。”張大偉稱。
〖同致誠評論〗《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是繼去年惜盤、捂盤、制造房源緊張等情況再一次發文強調的。2009年,房地產市場出現強勁反彈,房價的日益高漲,甚至超過2007年高峰的價格,且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房價的節節攀升,不僅容易造成居民買不起商品房這個高消耗品,且容易造成投機盛行,擾亂現有的房地產秩序,進一步提升房價,造成房地產泡沫的產生。
從2008年的房地產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一系列產業政策,如自有資金比例下調到20%,營業稅減免、信貸寬松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樓市的繁榮,加上外圍經濟環境的好轉,使得房地產市場迅速反彈,房價、地價不斷出現新高,日光盤、徹夜排隊買房的現象重現,房地產又開始市場出現了極度繁榮的景象。但社會保障用房建設力度不夠,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居民買不起住房,極易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此,2009年房地產調控的主線在于穩定房價,并加大保障性用房的建設力度,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