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房地產新政策
“去庫存”和不同市場的分化是2016年房地產市場的關鍵詞。一、二線城市樓市調控旨在“控房價”,三、四線城市樓市調控旨在“去庫存”。
房地產“去庫存”作為響應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上半年在政策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一)銀行貸款方面:
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監會首先送出“信貸大禮”,決定在不實施限購的城市對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兩成,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付三成。
2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住建部聯合財政部發布通知,將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由現行按照歸集時間執行活期和三個月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為統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執行。(過去由于公積金存款利率太低,許多人會想辦法提取公積金,而現在存款利率提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公積金存款,更大地發揮公積金的作用,而對于購房者來說,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還款壓力可以進一步減輕。)
(二)稅收優惠方面:
2月1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住建部三部門發布《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個人購買前兩套住房給予降低契稅優惠;對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具體體現為:
1、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2、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河源方面,《河源市區購買商品住房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對個人購房可獲得財政補貼5000元的政策繼續有效,并將持續至今年年底;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二、河源市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分析
(一)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區土地市場分析
背景:3月15日,記者從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獲悉,除國家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河源市被暫停安排供地。
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該廳對截至2015年12月31日、近五年(2010年至2014年)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不力的1個地級市和23個縣(市、區)暫停2016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或土地供應。
據介紹,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對2010年至2014年近五年供地率未達到60%的河源市本級(源城區)、肇慶市、江門市本級(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茂名市本級(茂南區、電白區)、揭陽市本級(榕城區、揭東區)等4個市本級,河源市(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韶關市始興縣、梅州市豐順縣、汕尾市海豐縣,湛江市雷州市、清遠市英德市等9個縣(市),除國家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暫停安排(使用)2016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惜售抬價)
對超過土地使用合同規定的開工時間一年以上未開工、且未開工建設用地總面積超過2010年至2014年近五年年均供地量的河源市和平縣、汕尾市陸豐市、肇慶市德慶縣、云浮市羅定市等4個縣(市),潮州市本級(湘橋區、潮安區)等1個市本級,除國家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暫停新增建設用地供應。(惡性囤地)
1、土地供應情況
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源城區共有20宗土地掛牌出讓,與去年同期的11宗對比,上升82%。出讓總用地面積為498950.86㎡,與2015年上半年362376.10㎡相比,上升38%。
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源城區共有20宗土地掛牌出讓,其中住宅用地8宗,商服用地6宗,工業用地4宗,其他用地2宗。掛牌出讓總用地面積為498950.86㎡,其中住宅用地182759.45㎡,商服用地190420.7㎡,工業用地84841.61㎡,其他土地40929.1㎡。
2016年上半年出讓土地成交(用地性質面積比較)
2、土地成交情況
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源城區共成交(出讓)土地16宗,與2015年同期的8宗對比上升100%。成交總用地面積437926㎡,與2015年同期286602㎡對比,上升53%。
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源城區共成交(出讓)土地16宗,其中住宅用地6宗,商服用地6宗,工業用地2宗,其他用地2宗。成交總用地面積437926㎡,其中住宅用地139313.45㎡,商服用地190420.7㎡,工業用地67262.41㎡,其他土地40929.1㎡。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出讓成交的6宗商服用地有5宗座落于河源市源城區高埔崗農場,競得人均為河源巴登新城投資有限公司,成交價均以掛牌出讓底價成交,無溢價率;有5宗土地位于河源市江東新區,河源市華美實業有限公司競得其中3宗,均以底價成交,無溢價率;有3宗位于新市區東城中片區,面積平均約為2萬平方米的中小地塊,僅以底價成交1宗科教用地,另2宗住宅用地均流拍。
這些數據表明,政府對上述成交區域及地塊招商引資的政策導向明顯,并不是市場各方參與主體對土地需求的真實體現,土地市場整體仍呈低迷狀態。
(二)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區商品房市場分析
總體看來,市區市場當年新增供給穩中略降,房源充足,需求增長,房價穩中略升。具體情況如下:
1、供應情況
2016年上半年市區新批準預售商品房面積50.13萬m2,同比下降6.39%,新批準預售商品房套數4105套,同比增長2.99%。其中住宅批準預售面積40.93萬m2,同比下降5.08%,住宅批準預售套數3406套,同比增長3.49%。主要在售項目有:寶豪?御龍灣、上林苑、東江灣、河源恒大名都、雅居樂花園、華南城十里東岸、碧桂園?東江鳳凰城、華僑城、源盛閣、堅基美麗城、東大財富中心、萬隆?幸福城等。
2、銷售情況
2016年上半年市區新建商品房預售面積88.57萬m2,同比增長29.96%;預售套數7364套,同比增長29.01%;成交金額47.61億元,同比增長22.58%。
2016年上半年市區二手房交易面積30.87萬m2,同比增長32.32%,交易套數2253套,同比增長28.23%。交易金額約7.65億元,同比增長51.49%。根據同致誠評估對河源市商品房樣本樓盤的指數監控顯示,2016年河源住宅三級市場的房價處于緩慢上升狀態,每月均有較小幅度的上漲,環比漲幅約為2%。
3、房價情況
2016年上半年市區商品房均價5376元/m2 ,同比下降5.69%,其中商品住房均價5243元/m2, 同比增長4.58%。
具體房價分布:3000-4000元,占13%;4000-5000元,占37%;5000-6000元,占36%。
4、戶型結構
4.1 以住房面積劃分:建筑面積90-120 m2占46%;120-144 m2占27%;144 m2以上占14%;別墅及復式住房占1%
4.2 以戶型結構劃分:3房占58%;4房占23%;4房以上(不含4房)僅占7%。
4.3 以購房對象劃分:本市區占16%;縣區占41%;外市(含港澳臺)占43%。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90-120平方米的戶型占46%,三房的戶型占58%,由此可見中小戶型是商品房銷售的主力軍,也驗證了投資市場為輔,剛需市場為主的市場格局。
三、2016年下半年河源市區房地產市場展望
從今年半年來房地產的銷售數據可以看出,不僅從銷售面積、銷售套數上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了較大程度地上升,在銷售價格方面也連月呈現小幅上漲的趨勢。表明樓市觀望情緒在快速消散,購房者積極購房的意識趨于增強,這與政府提出的積極去庫存的政策導向有很大關聯。2016年下半年,我們預測:
一、土地市場方面。政府出于社會經濟平穩,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考慮,會調整出讓土地的供需關系,預計出讓土地供應量仍會保持一個較低的水平,但相比去年應該有較小幅度上升。同時出于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考慮,新供應的出讓土地價格亦會保持相對平穩,下行空間有限。
二、商品房市場方面。新建商品房:小戶型住宅物業,由于土地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商品住宅成本下降空間有限,中小戶型的商品住宅的價格預測穩定為主,略有小幅上升;其他物業,比如商鋪、寫字樓、別墅、大戶型高檔住宅等將持續銷售難度大、空置率高、投資回收期長的特點,并存在一定的價格下行風險。
二手房:根據同致誠評估對河源市商品房樣本樓盤的指數監控顯示,2016年上半年河源市區住宅三級市場的房價處于緩慢上升狀態,每月均有較小幅度的上漲。我們預測,下半年二手房市場將持續保持穩中略升趨勢。
三、熱點區域方面。從各板塊看,隨著城區“東拓西優、南擴北連”的發展思路逐步清晰,新城東片區、江東新區板塊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值得關注。
新城東片區板塊:隨著市政路網的完善和各項配套設施的建設,該板塊呈現出明顯的后發優勢,新城東片區逐步成為了一個集商務辦公、金融購物、居住為一體的城市集群。該板塊聚集的大型樓盤多,樓盤檔次高,地理位置優越,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發展前景良好。
江東新區板塊:迎客大橋的建成開通,極大改善了河源市區東西兩岸的交通環境,有力地帶動了河源市區的東片開發;贛深高鐵年內動工且河源東站選址江東新區,江東新區已著手謀劃“高鐵新城”建設;河源市政府引入包括中興通訊在內的23個重點項目落戶深河產業城,為江東新區的發展儲備了人口、經濟發展的后勁。大力發展江東新區的舉措使得該片區的樓盤大受追捧,該板塊熱門樓盤如華南城·十里東岸、碧桂園·東江鳳凰城在今年3月份以來量價齊升,發展前景被外界看好。